(以下文章,若要引用,請註明來源出處)

600213_475847795762008_2104269919_n  

依健康程度來分類,人可以分為傷病(15%)、亞健康(75%)和健康狀態(10%),目前台灣醫療市場主要在傷病人口。即使政府採取各種措施,如醫藥分業、壓抑藥價、或以健保法令限縮醫療行為......等,都無法減緩國家的醫療支出,仍必須從二代健保方案來增加保費,這也是台灣醫療目前的瓶頸之一。

也正因如此,能挹注在亞健康與健康人口的心力與花費上,相對就少了許多。雖然癌症篩檢、成人健檢、孕婦產檢、嬰幼兒預防注射與篩檢、老人十年長期照護、全民衛生教育與傷害防制......等,從不間斷地推動著,但卻也無法抵擋亞健康與健康族群轉變成傷病人口的洪流。當國家政策重視"下游防堵"遠多於"上游水土保持"時,災難的來臨將會令人措手不及。


醫療政策其實只要轉個彎,多點包容、智慧和膽識,必定能謀全台灣之福。舉例來說,安寧照顧與無效醫療的推行,能讓病人與家屬了解在臨終時刻,我們也可以有方法去坦然面對生死的真相。活絡輔助及另類療法(針對亞健康和健康族群)的市場,能讓民眾在全民健保(針對傷病族群)之外,從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養身、養生和養心的療法。開放輔助及另類療法進入人體試驗的門檻,增加傷病族群多元整合醫療的可能選擇。


當人們可以找到個人化、生活化、方便化的養生保健之道,猶如山林做好水土保持般,便能讓下游的西醫產業更放心的發展下去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ergy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