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醫學已經超過2500年,它與傳統中醫有許多相似處,但是
它更強調草藥學,此外它也使用樹、岩石、樹脂、土和貴金屬。
水”代表體液,”火”表現熱和轉換(特別指代謝過程),”風”
產生了運動(像是肌肉和血液),而”空”是指身體其他的區域,
成為人體的神性元素。
另外它有三種體質,它們質量上的改變,會導致不同的健康問題
。”風”(Long)體質掌管所有循環,如心念、血液、神經波動、
食物的消化與排泄。”膽汁” (Chiba)體質由肝掌控,負責食物
的分解和心靈的分別能力,過多的”膽汁”會讓心靈呈現氣憤、
恐懼與侵略。”黏液”(Peigen)體質是身體的潤滑劑,讓身體的
活動和功能更平順,也和記憶力有關,過多的”黏液”會造成癡愚。
藏醫的診斷學包括詳細的病史、尿液檢查(攪拌尿液後的起泡
數量、味道和顏色)、脈搏診察(一側手腕有六種脈要看,
包含深度、強度、速度和其他品質,兩手腕都要診察)、以及
舌頭和眼睛診察。
藏醫的治療含括不同的面向 :
行為方面為第一步,建議的有靜坐、睡眠習慣、運動和晒太陽。
靜坐需要專注呼吸和觀想健康,也要體驗無常,轉念自覺。
接著飲食方面包括種類、數量與時間,食物也依五種元素概念
來分類,藏醫會因疾病來變化飲食搭配。
草藥方面則用於行為或飲食治療無效之後,它的藥方可以從
3到150種草藥的搭配,並隨著病程而調整藥方,而藥方有
特定的時刻服用。
身體方面則是在草藥療效不佳之後才施行,如針灸和按摩,
這與傳統中醫是不同的,中醫常常視針灸為第一線療法,而
藏醫認為那樣用太早了。
靈性方面呢?藏醫認為只有健全的心靈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。
基於佛法,輪迴轉世中的靈性必須經過不斷淬煉而圓滿。
藏醫評估病患,指引其靜坐和引介善知識,來協助靈性的
突破,並藉此療癒疾病。傳統來說,藏醫能治療的慢性病,
如骨關節、消化道、肝臟、皮膚以及神經等問題。
西藏醫學的基本原則就是讓身體保持均衡,像是貪愛、蹭恨
、妄想等靈性表現,都能引發不平衡而生病。